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科技與文化102作業1

   科技與文化102暑第一次作業  台中中心人文學系系學會提供


1.      請為「文化」一詞下定義,並略加說明。


答:大體上「文化」culture一詞是來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指耕作土地,後來西塞老(Cicero)及其他拉丁作家又將之轉義為心靈的修養。以文化為心靈的教養或理想,則是文化的第一層意義,被哲學家、教育家、人文學者所重視。
不過,文化一詞也與文明一詞有關,這一意義來自拉丁文的Civis,為「文明」一詞之字源,原指「公民」之意,強調個人在團體中之隸屬條件。撇開此層價值判斷不談,文化是一個社會有別於其他社會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整體,和人類學者所重視。


吾人在此為「文化」一詞提出一個較具包容性和系統性的意義:「文化是一個歷史性團體表現其創造力的歷程與結果,其中包涵了終極信仰、認知系統、規範系統、表現系統和行動系統」。


2.      何謂「外推」?請就外推的三層次分別說明之。3032


1)外推:科技與人文多相溝通,需要一個宏大而可行的知識論策略,以便進行在不同的科學領域,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或在人文的不同學科之間的溝通。我們把這樣一個策略,稱為外推策略(the strategy of strangification)。一般而言,不同的學科,因其方法、語言和對象的不同,都建構了不同的「微世界」(micro worlds)。然而,不同的微世界仍可透過外推,使自己的主張被其他學科所了解,並藉以檢測自己的主張。


2三層次:


a)語言性的外推:外推的第一層次,也是最基礎的步驟,是「語言性的外推」(linguistic Statistication),亦即每一個學科或每一個研究方案最重要的發現、最堅持的命題,應該可以用另外一個微世界可以瞭解的語言來說,使其明白。


b)實踐性的外推:外推的第二層次,是「實踐性的外推」(pragmatic Statistication),由於科學的活動有其社會的脈絡及文化的制約,有些社會組織對於推動某一型態的科學有效,對其他型態卻是無效的。所謂社會性的外推,是指在某一社會文化中所產生的科學,如果將它從該社會文化的脈絡中抽離,置於另一社會文化脈絡中實踐之,若還能運作、發展,表示它含有更多的真理;若行不通,則表示它只適合在某一種社會文化中實踐,本身有其限制,無法予以普遍化。


c)存有學的外推:外推的第三層次,是「存有學的外推」(Ontological Statistication)。華爾納(F. Wallner)教授認為,在外推時,能從一個微世界轉換到另一個微世界,便形成了存有學的外推。例如,一個心理學家若要研讀一討論社團的社會學報告,起初可能有些困難。但若他實地去參加某社團,再閱讀有關社團的研究,便很容易明白了。


3.      請說明西方近代科技與我國傳統科技之間的主要差別。49
我國傳統科學與西方近代科學間的差異,乃在於


1、我國傳統科學在其理論形式上缺乏邏輯與數學結構,亦未對自身的語言結構進行反省,達到有意識地建立一套能控制科學言說的邏輯系統的地步。我國傳統數學只用於描述經驗資料,而非用形構理論。是以我國的科學理論,原則上乃奠基於直覺與玄學的想像,容或有利於洞察生活整體與環境之奧蘊,但卻缺乏西方科學在方法論上的精確性與邏輯上的嚴格性。


2、在我國傳統科學中,經驗資料乃經由極詳細、但未必有工具協助的被動觀察而蒐集的,它幾乎不曾試行採用任何有組織的實務,或對吾人的知覺作主動的、人為的控制。


3、我國傳統科技亦缺乏西方的科學哲學與知識反思的傳統。如果我傳統文化要發展出近代西方意義下的科學,傳統科學必須憑藉邏輯數學結構,將其科學理論加以重建;並且須經由系統性的實驗來確立經驗資料;而且,這一切都必須能置於科學哲學與知識論的批判之下。


4.請說明何謂宗教的俗化傾向。p.80 81


宗教的社會參與同時也是宗教俗化的表現,「俗化」原指教會財產被世俗政權所沒收以供物質世界的目的之用。現代則泛指自十六世紀到二十世紀間整個人類生活,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習俗、知識、教育等,不再受宗教制約,而更為重視人、事物、與社會的內在需要與價值的解放歷程。無論是出自任何宗教教義,如基督宗教之博愛、佛教的慈悲,也都必須遵照人、事物與社會的內在需要與價值去進行。


宗教的社會參與也會有過度俗化的危機,也就是過度內在化、理性化或功利化,而遺忘宗教朝向超越性與神聖性提升的必要。如此一來,宗教的社會參與不但不能救世救人,反而會與世俗人一般爭權爭利,甚或成為宗教亂象的來源。


 


5.按照您的想法,應如何使人作為科技之主人,而不是科技的奴隸。113
套用一句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道德教育之功能在確保人性並藉此使人類能堪任科技之主人,而非其奴隸。人的位格在結構上和動態上都是由自律性和相關性的對比所構成,此乃一切道德教育之人學基礎。至於科技的自律與系統之特性,則是由人性此種深刻結構和動力所引伸發展出來的。道德教育,無論是做為教導和學習的制度化歷程,或是做為人格陶成的整全歷程,都必須考量並納入奠基的歷程和顯發的歷程。吾人若能因此而陶成更多既能自律又相關的人格,則如此的道德教育,終究有一天能使人類成為科技之主人。


 


 


 


科技與文化102暑第二次作業  台中中心人文學系系學會提供


1.      請根據您的觀察,說明在科技的衝擊下,人類存在的處境有哪些改變,可以提供給藝術創作新的題材。130-132


科技的發展,發現並製造了許多的材料,可資藝術創作使用。此外,科技發展衝擊人類存在的處境,因而亦提供給藝術創作許多新的題材。


1)建築:當代藝術在材料上受到科技的影響最為明顯,尤其在建築上,由於鋼筋水泥、金屬鋼架等的使用,使建築超越了巨石、木頭、磚塊等材料的限制。而發揮更自由的藝術想像力,不但外形的設計上,可以涵蓋巨大空間、造型特異,在彈性上和力學上盡隨設計家的差遣;而在內部的裝潢佈置上,亦由於各種合成材的使用而在表面處理上極盡美感之能事;加上照明與空調之使用,使人類能夠擁有一完全獨立於外在環境,並盡量適合使用者的心理、生理需要的人造環境。新材料的產生亦改變了建築的進行方式,例如成品建材和巨型起重機械的使用,改變了建造的速度和勞力的結構。建築堪稱為科技與美學結合的典型代表。


2)造型藝術:亦由傳統的畫筆、剪刀等代之以噴槍和電弧的使用繪畫和雕刻亦不只在帆布、石頭、銅料等傳統材料上製造出形式和顏色的效果,而且使用科技產品。例如波普藝術(Pop ret)使用通俗科技產品或廢料,如可口可樂空罐、歐普藝術(Op)利用光學上的原理與效果、電射藝術更是用尖端材料來創造藝術之例。至於像電視、電影這類影響藝術更占據大部分人的生活,甚至影響人們情感和對生命意義的詮釋。


3)音樂藝術:起初音樂家只用錄製、剪接自然音和人造音以擴展原受古典樂音限制的領域。其後,由於電子科技可製造出新的合成音,因而開創了更豐富的可能性。電子音樂打破古典調性和音色的限制,而能按照一定指數來自由變化或確定人所要的樂音。對於新的音色的掌握需要我們把音響學和電子學結合起來,如果加上電腦程式,吾人甚至可以創造材料,而不止於使用材料。電腦音樂顯示出,電腦程式加入了藝術領域,改變了藝術創造的本質:藝術不再只是直接在材料與形上的綜合上所做的努力,只品評其中感覺與情感的特質,而且是一種程式原理之設計。在此,藝術似乎亦一種全面決定的必然原理的創作,但在程式預先的全面決定之中,似乎又允許偶然和自動效果的產生,可供藝術家發揮其創造性的想像。這可以說是現代藝術在發展自己的本質時,憑藉著它與科技的結合而走出新的方向。此外,電腦動畫、建築設計都離不開科技。


 


 


2.請用現代環境哲學角度詮釋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義,及其中所含不以人為中心的自然觀。 147-148


不以人為中心來看待自然,可說是我國傳統哲學的基本看法,道家哲學對此有一套完整的思想,基本上可從老子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詮釋獲得理解。
1)人法地:所謂「人法地」,其中的「地」就是指環境,地就是大地。大地這個概念就是指狹義的自然環境,其中包括陽光、水、大氣圈、岩石圈所形成的維生體系,及其中興起的生物圈。所謂「人法地」就是說:人應該效法或遵從自然環境的法則,也就是認識生物圈和維生體系的法則,並根據這些法則來生存,而不是加以破壞。


2)地法天:「天」,指廣義的自然,指整體宇宙的法則。換言之,我們這個維生體系與生物圈,只不過是整體宇宙中非常渺小的角落而已。它必須完全遵循整體宇宙的法則,因為宇宙的法則也規定並影響大地。天體的運行,不論是太陽系、銀河系或是整個宇宙的運動,連同那些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產生的力量、引力或撞擊,對於大地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地法天」在今天看來,就是表明大地環境也不是唯一的判準,因為大地環境最後也還要遵從宇宙的規則,以整體宇法為法。在此,法的意思,是必要學習這樣一個規則性,並與它和平共處。


3)天法道:就把整體宇宙和存有學的層面聯合起了。這話的意思是說,整體宇宙的運行是來自於「道」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所謂「道」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天之所效法、所依循的規則,是來自於道。「道」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按照老子的看法,道在自我分化和複雜化的過程中,產生了整體宇宙萬物。所以「天」是以「道」為法。


4)道法自然:並不是在「道」上面又設立另一個「自然」的概念。「道」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存在活動,應該道生發一切、主宰一切。所以在此「自然」一詞,應該是「自其本然」之意。「道」是「自其本然」,表示「道」的法則是來自於它自身。


 


3、請說明「自我保存」原則在倫理上的意義,以及複製人涉及自我保存的相關問題。p.165-170176


就保存而言,只要複製人能夠作得出來,能夠存活下下來,達到自我保存,這就合乎生物最基本的第一項要求。其次,為了自我保存而作的複製,將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接受為合乎道德的。以這一層意思而言,透過複製來達到自我保存的目的,應合乎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這也是最支持複製人的一項論證。


1)基於保存的理由,也就是為了避免家族、族群滅亡而進行人的複製,在倫理上是站得住腳的,雖然這點仍因實驗中必需犧牲許多活躍的卵子而仍在倫理上有其缺陷。


2)複製人基本上不能直接有利於人在種類與個體上的多樣化,但可以因著保存


瀕亡族群或家族而間接有利於多樣化。


(3)  以品質優化為由而進行複製人,這在倫理上是不能成立的。


 


4.請說明資訊發展需要甚麼樣的人文精神。200 203


人應發揮內在精神,開發想像力,增進對意義的瞭解,擴充愛心,時時進行深


度的反省,來面對正在來臨的資訊社會。


1)想像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模擬真實的科技,更需要我們運用更多的想像力。創造的歷程本身需要有更多的想像力。人可以藉著電腦發揮人所有的想像力,建構各種圖像,各種模擬真實。這是人腦與電腦的第一項差異。


2)暸解力:它需要我們人去掌握資訊的意義。對於意義的瞭解是我們測試電腦時最大的困難。一個五歲的兒童可以懂的(像小紅帽)的故事,電腦卻不能懂。


3)同情心和愛:美國哲學家魏思(Paul Weiss)曾說,將來電腦和人腦很難區別,唯一能用以區別一個電腦機器人和人的,就是能愛或是不能愛。


4)深度反省的能力:


其一,是把某一資訊和已經獲得的知識,或是整體的生命經驗,聯繫起來。


其二,還須自我探索。對於自己內心的反省與探索是必要的。


科技的發展一直和人文精神相伴隨,科技應該以人為主體,而科技本身也展開某種人文精神,使我們在科技時代仍然活得像個人樣。在某種重程度上,人類也還可以當科技的主人,雖然不是絕對的主人,至少人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做好科技的主人。


 


5.請說明當前科技與文化的研究和發展的三大問題情境,並藉此說明探索新典範的必要性。210 211 212


有主流典範崩解、科際整合趨勢與人文社會文化研究的對比情境的三大問題情境:


(1)  主流典範的崩解:過去科技發展所尊奉的「主流典範」,是建立在自然科


      學之上,基本上採取一種實證主義的概念框架。此一主流典範的崩解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已然宣告,但是迄今新典範仍未建立,吾人可以追問:我們究竟從舊典範的崩解學習到什麼?從那些競逐新典範的大理論或哲學學說中,我們可以為探索新典範辨識出那些重要訊息或要素?


(2)  科際整合的趨勢:自從一九六八年以降,科際整合已成為多種科學研究領


域中必要的研究方式。科際整合的意義並不僅限於不同學科之間的技術合作,以便共同解決急迫的問題;也不只是像在區域研究的情形,共同研究以併構某一領域的鑲嵌圖。科際整合還應包含對科學事業的性質與意義的共同瞭解,以及對實在界關係的共同建構。然而,仍會引起下列疑問:在科際整合歷程中,每一學科所佔的適切地位究竟何在?所謂「整合」的模型又如何?科學的新典範也必須要能回答此一問題。


(3)  當前人文社會科孿與文化研究中的對比情境:在當前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和


文化研究中我們正遇到一個基本的對比張力:一方面有科際整合潮流,使得存在於舊日學科之間的牆垣逐漸崩解,邁向不同學科的會通;但是,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研究領域正以獨特性或殊相,或以其研究對象的少數性或弱勢性而備受注目。此一情境正顯示出會通與獨特、普化與殊化之間的對比張力正在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和文化研究的內部推進。此一對比情境對科技的發展也將有長期的影響。如果一個新的典範要能優先考量人文、社會與文化,則似乎不可避免地要將此一對比的發展情境亦納入考量。


當前科技與文化的研究和發展,有著主流典範崩解、科際整合趨勢與人文社會文化研究的對比情境的三大問題情境,在其中,我們了解到探索新典範的必要性。


然而,為了探索一個足以指導科技與文化發展的新典範,我們必須先了解「典範」的意義,及其與「理論」與「模式」的差異和關係。基本上,我們認為「典範」」是一足以指引科學研究和發展行動的觀念體系,它在知識論上的地位遠超過「理論」和「模式」之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