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祝 101暑期末考 順利

親愛各學姊長弟妹們101年暑期期末考將於9月1日,2日舉行悉請儘早準備,敬祝all pass


人文學系會長林戊震暨全體敬啟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101暑作業《身心靈養生》



第一次作業




一、孔子如何快樂學習?p5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所謂快樂,是感官知覺或心靈精神上的滿足,孔子的快樂是好學,精神悅樂。




《論語、述而》,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子用功的時候,連飯都忘記吃,時常高興的忘了憂愁,不知老年就快到了。孔子十五歲就立志向學,而且勤敏好學,不恥下問,孔子說他曾經整天不吃東西,整夜不睡覺,努力去思考,卻是徒勞無功,還不如認真學習比較好些。孔子自信在一個社區,一定有像他一樣忠信的人,但沒有像他那麼好學的人。所謂好學,誠如子夏所說每天能夠學習一些不知道的知識,每個月能夠複習已學過的知識,如此,就可以溫故而知新,能夠不斷求知,勤於學習,可以延年益壽。




 




二、孟子如何養心?p12




孟子強調養心的重要性,將養生提升為道德的精神層面。




()、養生喪死無憾




()、養心莫善於寡欲




   寡欲就是減少欲望。孟子四十歲就不動心,心志堅定,不受外物誘擾。所謂




   不動心,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積極修養有四:

   1
、知言:聽到歪曲的話,知道說話的人被私欲所蒙蔽;聽到放蕩的話,知道




      他的內心沉迷;聽到邪惡的話,知道他偏離善良;聽到閃躲的話,知道他




      窮於對話。一個人的內心有這四種毛病,一定會危害他的身心健康。




   2、養浩然之氣:孟子說他善於培養浩然正氣。這種浩然正氣至大至剛,不可




      屈撓,要用正直善道不斷培養,不以邪惡加以傷害,就可以充塞於內心以




      及天地之間。

   3
、存養平旦夜氣:《孟子、告子》孟子以牛山譬喻人性,人之所以迷失他的




      良心,也和斧頭對待樹木一樣,每天砍伐,牛山還能茂美嗎?換言之,每




      天以嗜欲侵襲原有仁義的良心,良心被私欲蒙蔽了。迷失了良心,就和禽




      獸相差不遠了,一旦言行近於禽獸,災禍油然而生,甚至性命不保。

 4
、養性立命:修身立命:孟子強調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




之心,人人都有,惻隱之心就是仁,羞惡之心就是義,恭敬之心就是禮,




是非之心就是智。可知,仁義禮智是人人本來就有的,不是外在環境的道




德規範,只要順著惻隱、羞惡、恭敬、是非的本心本性而不斷涵養,就可




以成為有道德人格的善人,這就是存心養性,修身立命的修養工夫,也是




養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三、何謂仁者壽?2728




《論語、雍也):仁者樂山、仁者靜,仁者壽。




孔子所謂仁者,不僅愛人,更能愛物,孔子以仁貫通物我、天人,成就人世間的至善。人處其境,物我無間,人與萬物為一體,人生和自然打成一片,這是天人合一的妙境,所以,仁者有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東漢末年思想家荀悅在《申鑒。俗嫌》說:仁者內不傷性,外不傷物,上不違天,下不違人,處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徵不至而休嘉集之,壽之術也。




因此,能夠中正平和,中庸之道,身心健康,身體和諧為一。沒有災禍,而有美好吉祥的人生,這是仁者長壽的原因。




然而,顏回、冉伯牛也是有德行的人,為何短命呢?




《論語。雍也》:亡之,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雖然,顏回、冉伯牛短命,但是,他們的德行典範流傳千古,其精神生命已經不朽,這是長壽的另一種意義。




 




四、何謂莊子的逍遙?48




莊子的養生之道是追求絕對自由的悅樂,這種無為、無待而自得的境界,就是逍遙。莊子的精神生命超越有限時空環境,莊子能有如此境界,得之於他的「無待」,一般人常有依待,依於名,依於利,依靠外在的、相對的、有條件的、有限的環境,而莊子「無名」、「無功」、「無己」,消除心中對功名、利祿、權位的追逐與依靠,無條件而自然、自由與自得。




莊子精神的逍遙,超越人間世的相對價值,這些相對的價值一直困擾人心,例如:高低、大小、是非、成敗、得失、有用無用、美醜、善惡、貧富、貴賤、榮辱、生死等等。




莊子生活在人間世,深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紛爭,出於喜用智謀,求名逐利,迷惑於相對的價值,所以要我們「心齋」和「坐忘」。心齋就是使內心空靈明覺,不迷於外物,不被習俗所制約;而坐忘就是忘名利、忘是非、忘貧富、忘善惡、忘得失、忘貴賤、忘榮辱、忘成敗、忘美醜、忘生死。,「忘」是超越,超越人間世的相對價值,能夠不迷陷於相對價值,一切依於天理,安時處順,順乎自然,則哀愁不能侵擾,臻於至樂的境界,這才是養生之樂。




 




五、荀子如何以心節欲?15




  荀子主張人有心、性、情、欲,而以心統攝性情欲,心是身體的總樞紐,心發




  號命令指揮身體,而不受身體所役使,心有自主的能力,可以自禁、自使、自




  奪、自取、自行、自止、自見、自擇,綜言之,本心可以自律,心有道德的判




  斷能力,明白是非善惡的道理,只要「虛壹而靜」,心就明白道德善惡。擁有




  「虛壹而靜」的心,稱為「大清明」,大清明的心譬如一盤沈淨的水,足以定




  是非,斷善惡。荀子以人心譬如盆中之水,盆不動,污濁之物往下沈,水則清




  澈,水清明則能照物,人心也是如此,心清明則能明白道理,所以要教導禮義




  的道理,涵養大清明之心,任何外物的誘惑及一切的情欲和性好都不能動搖本




  心,即能「以心節欲」。




 




                               第二次作業




 




一、葛洪的養生之方有哪四點?8082




(一)無過與不及




    如,不要過度飢餓再進食,不要吃太飽;野心不要太大,不追求奇異之物;




    不要嗜吃某一種食物,要調和五味,無過與不及,所有的傷害,並非立即顯




    現,不斷的傷,時間久了,就會減損人的壽命。




(二)情志養生,無憂者壽




    約束自己的身心,不放縱眼、耳、鼻、口、心五種慾望,不放縱身心追求物




    欲的滿足,才能免除災禍,常保生命的平安與健康。




(三)畏酒如畏風




    酒是使人生病的毒物,沒有什麼補益,卻有很大的損傷。因為香醇的美酒,




    擾亂體內的平和正氣,尤其酗酒大醉,酒醉嘔吐,傷害身體。君子因為喝酒




    而敗德,小人因為喝酒而有罪過,歷史人物常因沈迷醇酒而遭災禍,也因疏




    遠美酒而使國家興盛。




(四)治未病




    「治未病」就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意思,治病不如防病,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二、何謂謹和五味?146149




 《黃帝內經》:五味意指各種食物的總稱,(生氣通天論)強調「謹和五味」,飲 




  食不能過於酸、過於苦、過於甘、過於辛、過於鹹。並以酸味養肝柔筋,以苦




  味養心補血,以甘味養脾增長肌肉,以辛味養肺順氣,以鹹味養腎壯骨,謹和 




  五味應該保握兩個原則:一是食物的屬性;二是個人的體質。




 




  總之,為了健康、抗氧化、抗老化、抗癌防癌、提高人體免疫力,我們每天至




  少食用五種以上不同顏色的蔬果,搭配全穀類、堅果類,追求健康與活力。




 




三、何謂陰陽四義?123124




陰陽具有四個意義:




(一)、相對而統一的具體事物,相對而不敵對。




(二)、抽象的思想範疇,所有相對事物的稱謂,既抽象又具體。




(三)、意指陽氣和陰精。




(四)、兩者相互為用、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相互轉化、平衡和諧。




所謂相互為用,意指陰陽不能單獨存在,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




所謂相互制約,意指陰可以制約陽,陽可以制約陰,陰陽相互制約,使身體處於平衡協調的正常狀態,如果陰陽失去制約,就會生病。




所謂相互消長,意指陰消陽長,陽消陰長,陰陽始終處於不斷地運動變化之中,並非靜止不動,陰陽維持相對平衡。




所謂相互轉化,意指陰可以轉化為陽,陽可以轉化為陰。




最重要的是陰陽關係是平衡和諧,因為陰主內守,陽主外護。




 




四、何謂治未病與六不治?132




  治未病:提早預防還沒有顯現症狀的疾病,能讓良醫及早治療,在未發病之前




          加以預防,不是生病才去治療。




  六不治:只要有其中之一種情形,疾病就非常難冶




      1患者驕傲放縱,不講道理,不明醫理。




      2看重錢財,輕視身體健康。




      3飲食不節制,衣著不適當。




      4陰陽偏勝,陽偏勝產生熱症,陰偏勝產生寒症




      5身體消瘦,元氣虛弱,不能承受湯藥的副作用。




      6迷信巫術,不相信醫學。




 




五、如何調攝情志?155156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難免有不好的情志反應,惟有不斷的調攝情志,涵養心神,才能享有平安健康的天年。如何調養情志,簡要論述如下




1清靜




2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




3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




4本心之樂,自得之樂




總之,情志養生,就是養神,涵養平和安靜的本心,《內經》所謂「和喜怒」,使志安寧。其主要工夫是:莫大喜、莫大怒、莫憂思、莫悲愁、莫恐懼、莫貪求、莫愛憎、輕得失、輕財貨、薄名利、除妄念、少嗜欲、忘寵辱、誠意正心、知足常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