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文化 參考資料1001
一、請說明「科技」的廣義與狹義。p3
請說明「科技」的廣義與狹義。
答:(一) 科技的廣義:
科技是指「科學」和「技術」的統稱。兩者分別屬於文化中的認知系統和行動系統。科學屬於認知系統,其中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構成的科學認知體系,有越來越占主導地位的趨勢。技術屬於行動系統,包含人透過工具開發自然,控制自然與利用自然的「自然技術」,以及管理人群的「社會技術」。兩者透過工業化的歷程而相結合,形成日愈普化、日趨龐雜的「科技」系統。
(二) 科技的狹義:
「科技」單指技術,或更清楚的說,指有自然科學為基礎的技術或工程技術。因而狹義的「科技」,指的便是有自然科學(含生命科學)為基礎的各種工程技術,甚至有人稱之為技學。
分別言之,首先,「科學」指稱「一種有系統地獲致知識的方法、活動和結果。」科學就其為一種活動而言,不僅解釋世界,而且也建構知識,並相當程度的改造世界。換句話說;科學亦即是全體融貫的真命題之總稱。
至於技術,在古希臘「技術」不只是一種運作程序和技巧而已,而且是一種知識,是行動和製造的知識(簡稱行造之知)。西方近代以後,其運作程序,亦由於結合了工業生產的步驟,變成了更具運作性和有效性。現代的工業化過程,原是出現在西代近代科學最先進的地區,如英國及德、法、比等西歐國家。自從工業革命以後,工業化過程就成為科學與技術兩者的連結點。屬於認知系統的科學與屬於行動系統的技術,之所以會在工業化歷史有越來越緊密的互動關係,其主要原因,在於近現代的科學與技術越來越趨向於運作性。
二、何謂「外推」?請就「語言性的外推」、「實踐性的外推」、「存有學的外推」三層次分別說明之。30-32
1、外推:科技與人文多相溝通,需要一個宏大而可行的知識論策略,以便進行在不同的科學領域,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或在人文的不同學科之間的溝通。我們把這樣一個策略,稱為外推策略(the strategy of strangification)。一般而言,不同的學科,因其方法、語言和對象的不同,都建構了不同的「微世界」(micro worlds)。然而,不同的微世界仍可透過外推,使自己的主張被其他學科所了解,並藉以檢測自己的主張。
2、(1)語言性的外推:外推的第一層次,也是最基礎的步驟,是「語言性的外推」(linguistic Statistication),亦即每一個學科或每一個研究方案最重要的發現、最堅持的命題,應該可以用另外一個微世界可以瞭解的語言來說,使其明白。
(2)實踐性的外推:外推的第二層次,是「實踐性的外推」(pragmatic Statistication),由於科學的活動有其社會的脈絡及文化的制約,有些社會組織對於推動某一型態的科學有效,對其他型態卻是無效的。所謂社會性的外推,是指在某一社會文化中所產生的科學,如果將它從該社會文化的脈絡中抽離,置於另一社會文化脈絡中實踐之,若還能運作、發展,表示它含有更多的真理;若行不通,則表示它只適合在某一種社會文化中實踐,本身有其限制,無法予以普遍化。
(3)存有學的外推:外推的第三層次,是「存有學的外推」(Ontological Statistication)。華爾納(F. Wallner)教授認為,在外推時,能從一個微世界轉換到另一個微世界,便形成了存有學的外推。例如,一個心理學家若要研讀一討論社團的社會學報告,起初可能有些困難。但若他實地去參加某社團,再閱讀有關社團的研究,便很容易明白了。
三、請說明孫中山先生對於中西科技互動的思想,進而討論中西科技互動所涉及的文化發展應有的想法。58-60
孫中山在<民族主義>第六講中,孫中山提出了一套能使中華民族恢復其國際地
位的重要程序,由數項必須逐一實踐的基本步驟所構成。換言之,以下的幾個步
驟是前後相續,而非齊頭並列的:
第一、首先要能恢復中華文化的本質或其道德本性,如此才能賦予國人的個體與群體生活以更豐富之意義。
第二、是要恢復有固識。中華文化本來就有自己的人文與社會科學思想,而且依孫中山看來,它們更優異於西方之上。
第三、是恢復固有能力,主要是指科學發明,諸如指南針、印刷術、瓷器、火藥……等的發明能力,以及其他日常生活運用的技術能力。
第四、是在恢復傳統道德、固有智識與能力之後,還要進而學習西方的科技。
依照上述來判斷,顯然孫中山所提出的文化發展典範,在實際層面上所強調的是對於傳統中華文化進行創造轉化,俾能進行真正的現代化。它較偏向於本土化的進路而非西化,文化自主而非文化依賴。在理論層面上,它著重心性主體優於技術體系,意義優先於結構,人文社會科學優於自然科學。
四、請說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內涵,以及宗教信仰的超越性、神聖性與制度性。74-5
答:人文信仰是宗教信仰的出發點,而宗教信仰可以說是人文信仰的延伸。
宗教信仰不把仁愛、正義、真理、和諧…等等投注在一個超越者的身上,。此所謂超越者,是上帝、是佛、是阿拉、是老天爺……等等,甚或是「不知名的神」,或者,最後說來,在遙遠的遠方,一切虔誠的心靈終會相遇,不管如何,終究會歸向某一超越世俗價值的存在。對於超越者的投注,就是宗教信仰最根本的基礎,也因此宗教信仰有其「超越性」。也由於相信超越者,所以我們相信的真、善、美、正義…,就變成神聖的價值。所以,「超越性」和「神聖性」是宗教信仰的本質特性。
但是,宗教信仰為了讓人們能夠接近「超越性」,體會「神聖性」,會有「制度性」的表現。所謂制度性的事物包括教會組織及其教義、教規、禮儀。「教義」是用以說明人、超越者和世界的關係,使人能藉著認知此一關係而接近「超越性」,體會「神聖性」。「教規」則是教會有關行善避惡的規定。就這點來點,宗教是勸人行善避惡的。不過,宗教的本質並不只是在於行善避惡。因為這只是教規層面,而且重點在於行善避惡的人才有適當的心靈狀態或人格以接近超越者。可見行善避惡的目的,是為了接近超越和神聖,我們不可以隨便說,宗教只是勸人行善避惡,這樣就把宗教一筆帶過。其實,宗教禮儀是透過一些身體的功能與動作,去接近神聖性與超越性。譬如說:透過嗅覺,宗教儀式裡點香,像佛寺裡面點檀香,基督宗教中點乳香。其實香只是一種心情,無論所點何香,你一聞到香,就感到神聖的存在。又如透過聽覺,宗教音樂雖然簡單而重複,可是你因而就可以感受到神聖的臨在。此外,還可以透過身體的動作,例如合十、跪拜,去接近神聖性與超越性。
我們可以說一個宗教在以上幾個特性上越是完整,它就是越好的宗教。其實,一個宗教的「超越性」、「神聖性」以及「制度性」這三方面越是高深而完整的,它就是越好的宗教。這三個條件也是可以用來判定宗教好壞的標準。此外,還有一個標準:宗教信仰應是人文信仰的完成,一個宗教越能完成完整人性的需求,實現人內在潛能,便是越好的宗教。
五、請說明科技對於倫理的正面影響。P98-100
答:科技對於倫理的正面影響。
(一)科技發展擴大了倫理道德的範圍:因為凡是涉及到人能清楚認知,可以自由抉選,因而必須負責任的行為,都是與倫理有關的行為。例如在生物科技方面,如遺傳工程,或有關腦神經之科技,過去科學對此所知甚微,技術上更無能為力,便談一其中的倫理道德責任。但是現在吾人對此方面既有知識、又能介入,道德責任的範圍也因此而擴大了。
(二)科技發展創造了新的倫理道德問題:這包含內在問題與外在問題兩方面。就科技發展的內在問題而言,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具有某一方面的專長,並非單屬個人之事,而是因著該項專長而具有社會責任。至於科技發展的外在問題,則是由於科技的發展對社會和文化的衝擊,例如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的破壞,直接涉及到生命財產與安全的問題,也因而製造了新的倫理道德問題。
(三)科技發展創造了新的道德價值:使人類能夠進一步控制自然或社會,也因此增加了人類的道德責任。當人們能夠控制環境,或控制自己,不只單憑運氣或迫不得已,此時自由意志便作為具有實效的轉化能力。我們對科技系統的控制雖然常常是局部的,不能夠滿足自由意志的全面要求,但是就其能夠有效地實現自由意志而言,也就創造了許多倫理道德的價值。
此外,科技發展對倫理最重要的意義,是在於它變了道德規範的決定方式。面對科技的發展,人類需要新的道德規範。例如:一個醫生為了仁愛,必須救人,為了正義,救人亦是義不容辭的職責所在。然而醫生不是單憑滿腔血就足以救人,卻必須運用其醫學的知識和技術。醫學科技提供的行動規範,同時也就成為其救人的道德規範。
人們如果採取科技所提供的行動規來實現正義和仁愛,實際上就是在採取某種道德立場。如此一來,道德的價值便可依據科技的規則而獲得實現。由此可見,科技規範本身也可以成為道德的規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