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系100學年度暑期「善惡報應思想與故事」第二次參考資料
台中中心人文學系學會提供
重點參考資料
1試論孔子五十知天命的意義?
孔子自述他的生平,年少志學,三十自立,學有所成,四十而不惑,到五十歲,體認天命並非超越人心之外,這是孔子一生求學經過與生命歷程的重要關鍵。五十知天命是下學上達的踐仁工夫所達到的境界。所謂天命:以其無聲無臭,而為吾人與萬物所同具的本體,謂之天;以其流行不息,稱之命。
孔子的知天命,是對自己的道德完全的自覺、自證和自命。因此,我們說孔子的天命觀,是義命合一的「即命顯義」,義之所在,就是事情
(人情事理) 之當然者,即是天命之所在。人當以仁自命,應自踐其仁,應自盡其義。易言之,孔子畏天命,是內心要求實現道德而來的敬畏,孔子畏於匡,自覺天命暫隱,因此而畏之、俟之,雖處困厄,仍不行非義之事。道之行或不行,皆是義之當然,這是孔子「義命不二」的精神。
所以,人應該行義俟命,並對個人的吉凶、禍福、天壽、貴賤等非一己之力所能完全主宰、決定者,坦然面對,不怨不尤,行義之所當然,是為知天命、畏天命、俟天命的真諦。
2何謂「志怪小說」?
所謂「志怪小說」就是以「志怪」為名的神怪小說。「志怪」一詞,出自《莊子。逍遙遊》,唐魏晉南北朝由於政治黑暗,戰亂不息,民不聊生,因此佛教興盛。隨著佛教信仰的普及,所謂「志怪小說」大量問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搜神記》。
3試論地獄的實質意義為何?
地獄是「行惡眾生,業感如是」,也就是說,地獄是每一個人
(眾生) 自己所造的惡業感召而成,地獄並非真實的存有。易言之,地獄的實質意義就在眾生的罪惡之中,地獄的存有就是眾生惡行的事實。換言之,無間地獄是罪惡之人處於最痛苦的情況。從這個意義而言,佛家的地獄思想,不僅是客觀外在的對人警惕,更重要的是主觀內在的對我們自己的邪心妄念之反觀和省悟。地獄猶如一面鏡子,我們看見自己的罪惡,認識到自己被貪
(貪婪之心)、瞋 (忿恚之心)、痴 (愚昧之心)等無明所引生的痛苦與煩惱,甚至向下沉淪,墮落在無邊的黑暗世界,這就是地獄。
4何謂十善業和十惡業?
《分別善惡報應經》強調「十善業」和「十惡業」的分別報應。
十善業:包括身三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逢)、口四善業(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三善業(不貪欲、不瞋恚、不邪痴)。
十惡業包括:身三惡業(殺生、偷盜、邪淫)、口四惡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惡業(貪欲、瞋恚、邪痴)。
5佛家的善惡報應,主要意義有哪三點?
綜觀佛家的善惡報應,主要意義有三:
(1)注重言行與意念動機的純正
身口意的十善業和十惡業,就是善惡的判準,也是佛家的道德哲學。
(2)三世因果業報
善惡報應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3)六道輪迴
輪迴是佛家的最後審判,自作自受,沒有餘慶餘殃。這是道德和宗教的融
合,稱為宗教倫理學,若以世俗而言,是勸善的教化。
6試論袁黃的立命之說?
《了凡四訓》是明、清迄今,流傳最廣的勸善書,作者是袁黃。《了凡四訓》的核心思想就是善惡報應。袁黃因身世背景,相信命定之說,之後又 相信孔 先生的命理推算,認為榮辱生死、吉凶禍福,都有定數,不能改變。後巧遇雲谷禪師,強調「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求富貴可得富貴,求長壽可得長壽,求生男、女可得男、女。
以佛家的因緣果報而論,「因」是定數,「緣」是變數。緣有善緣、惡緣,我們行善積德,以「善緣」的變數,作善果的增上緣,所以說「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反之,惡人造惡業,以「惡緣」的變數,作惡果的增上緣,叫使當貴長壽的命,也會變成貧賤短命。換言之,積極的知過、改過、行善、積善,不斷的反躬內省、修福積德,可以創造美好的命運,這是袁黃的「立命」之說。
作業參考資料
一、何謂天命靡常?
所謂天命靡常,是說上天並不是命定某個人永遠居王位,而是隨時可另降新命,重新命定有善德的人為王,例如夏桀多罪,不能再有天命;商湯有德,遂有天命。
也就是天道福善禍淫,包括:天討有罪、天降威、天降命、禍福隨善惡。人為善,天降之百祥,人為惡,天降之百殃,即為「道德定命論」。
善惡報應之「道德定命論」的進一步引申是「以德求福」。易言之,「求福以德」的思想,是善惡報應的具體內涵。《周易。坤。文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將道德定命論視為善惡報應的普遍法則。
二、試論《周易》憂患意識的意義。
《周易》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而,積善或積不善,並非一朝一夕的偶發行為,而是從平時逐漸累積而成,因此,要及早明辨善惡是非。《周易》從人事的吉凶悔吝而生改過積善的道德意識,這種強烈的道德意識,又稱為「憂患意識」,易言之,君子所憂慮的,不是財富、榮譽、地位、俸祿的獲得,亦非吉凶禍福的遭遇,而是道德的修養與改過遷善。
三、試論《荀子》天行有常的意義。
荀子強調天有常道,不因堯之善而存,不因桀之惡而亡。荀子的天是自然天,面對自然天,勤政愛民則吉,反之,則凶;勤於養生,不違四時,天不能使他生病;以德修身,不違禮法,天不能給予降禍;反之,違背禮法而妄行,天不能給予賜福。從古自今,天道(自然法則)依舊,四時相同,而治亂與禍福大異,是禍是福都是自己招致而來,不可歸咎於天,這是天、人的分際,能夠明白天和人的分際,就不會迷信天的權威,而忘了自我的努力。
四、試論《說苑》「憂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的報應思想。
《說苑。敬慎》記載:孔子到周王朝,參觀太廟,右階有一座金鑄的人像,人像的口緊閉,三緘其口,背面的銘文說:「這是古代謹慎說話的人,警惕戒之,無多言,多說話多壞事,多言惹事,多惹事多災禍。安逸享樂的人要戒慎,不要做出後悔的行為。」〈敬慎〉 強調:不要以為小惡無傷,造成禍患開始增生;不要以為小惡無害,大禍即將到來;不要以為小惡無損,大禍開始蔓延;不要以為小惡無人知曉,天地鬼神、人心良知無所隱瞞。認為小過錯無所謂,就開啟災禍的大門。沒有謹言慎行,戒慎警惕,的確是災禍的根苗。所以說:憂患生於輕忽的小過錯,災禍起於細微的小惡。
五、試論《潛夫論》的報應思想,有哪四點現代意義?
王符,東漢後期思想家,著有《潛夫論》,《潛夫論》的善惡報應思想,有四點現代意義:
1一般人相信命理相術,王符認為後天的修德行善,可以改變先天的吉凶壽天。
2一般人淫祀鬼神,相信「有拜有保庇」,妄求福利。王符認為鬼神唯德是依,淫祀無福,修德行善勝於勤事鬼神。忠厚積德,德義無違,致福之本。
3一般人相信風水地理、陽宅、陰宅有吉凶。王符認為宅無吉凶,無關人之禍福。
4王符強調福從善來,禍由惡至,禍福相因,修德得福,縱恣得禍。福能轉禍,禍能轉福,關鍵在人能否戒慎修省、改過遷善。
一、何謂自律道德和他律道德?
依儒家和老莊道家的觀點而言,佛教是他律道德,儒家才是自律道德,所謂「他律」,依康德的道德哲學而言,是先設定某個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定要做某事,例如「你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信佛,為善去惡。」以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故是有條件的 (或稱有待)。易言之,基於興趣、性好、或利害關係,有目的者,稱為「他律」反之,稱之「自律」,康德強調只有意志自律才是道德的基礎。孟子所謂「由仁義行,非行仁義」,才是自律道德。
二、試論〈三報論〉的報應思想。
東晉的慧遠依據《阿毗曇心論》所謂「若業現法報,次受於生報,後報亦復然,餘則說不定。」的思想,提出〈三報論〉。所謂三報,就是三世因果業報,所謂因果,意指原因和結果,佛家以因果說明一切關係。諸法的產生,「因」是能生,「果」是所生,有因必有果。就時間先後來說,因在先,果在後,稱為「因果異時」;就空間來說,因果相依,存在著廣義的因果關係,稱為「因果同時」。佛家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解說因果報應之義,謂之三世因果業報。
1.現報(現世報):今生今世所造作的諸業,在今生就得到報應,例如強盜殺人,違法犯罪,不久就遭受法律制裁。
2.生報:今生所造作的諸業,要等到來生才得到報應,或今生所受的果報,其因是前世所造的業。
3.後報:今生或宿世所造作的諸業,因為諸緣未具,要經歷二生、三生,乃至百生、千生之後,才會諸緣齊備,果報成熟,得到報應。
不論現報、生報或後報,只要造作業因種子,一定會生出果報。以(三報論)的觀點,善人遭禍,受的是他前世所作惡業的果報;惡人享福,享的是他前世所作善業的果報。
三、試論戴逵〈釋疑論〉的報應思想。
東晉的戴逵從自己一生自少至老潔身自愛,不作傷天害理的虧心事,可是,一輩子過著艱難困苦的日子,使他不相信因果報應。深信吉凶禍福,自有命定,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只是勸人為善去惡的教化而已。戴逵強調吉凶禍福、修短窮達,各有定命,堯有堯的命,丹朱有丹朱的命,顏回有顏回的命,盜跖有盜跖的命。然而,聖人為了要預防人性天生的情欲之弊,防治奸惡,因此,提倡善惡報應,鬼神賞善罰惡,不過,這只是過,這只是神道設教的勸善而已。真正的君子,為人處世,只要心存善念,又何必一定要循教責實,期待報應呢?君子只是以善德行己處心,不必祈求冥驗的善報。
四、何謂道德史觀?
中華民族是重視歷史的民族,歷史的價值是通古今之變,鑑往知來。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更是一種以實例教育人的哲學。我們應該可以從歷史人物的成敗和帝國的興亡,看出歷史的道德意義。換言之,沒有瞭解歷史的人,可能認為歷史興衰與道德善惡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深究歷史的人,知悉道德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因此,孔子作《春秋》,寓褒貶,就是以道德善惡為標準,評論歷史人物與事件,這是一種「道德史觀」,誠如 孫中山 先生說:「有道德始有國家,有道德始成世界。」我們論述善惡報應,要強調道德善惡的重要性。易言之,善惡報應的哲學基礎,乃是道德史觀。
五、儒、釋、道、耶之勸善教化是否可以會通?
在這個開放、自由、多元的寶島社會,以勸善教化的目的而言,儒、釋、道、耶的善惡報應思想,可以相輔相成,並行而不悖。肯定地說四教聖人,所同者心,因為心是善惡之本。換言之,儒、釋、道、耶四教雖不同源,但可以殊途同歸,四教的善惡報應心同理同,可以會通。四教會通的平臺是基於「心為善惡之本」,皆強調「德為福之基,惡為禍之源」。儒之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與佛之五戒、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耶教之勿殺、勿淫、勿盜、勿妄證、勿貪他人之財物等誡律並行不悖,都是勸善教化的妙道。仁愛、慈悲與博愛,都是真實無妄的善心,儒、釋、道、耶,雖四教而共轍,均臻於圓滿勸善的境界,故可會通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您好:這是「善惡報應思想與故事」第二次參考資料,請問有第一次的資料嗎?如有請寄給我。萬分感謝!</font></font>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8/26/2011 17:43:22]<p>在這裡: <a href="http://tw.myblog.yahoo.com/ug2313/article?mid=1723&prev=1724&next=1722">http://tw.myblog.yahoo.com/ug2313/article?mid=1723&prev=1724&next=1722</a></p>
<p>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