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系100學年度暑期「善惡報應思想與故事」參考資料
台中中心人文學系 系學會整理
● 何謂天命靡常?
所謂天命靡常,是說上天並不是命定某個人永遠居王位,而是隨時可另降新命,重新命定有善德的人為王,例如夏桀多罪,不能再有天命;商湯有德,遂有天命。
也就是天道福善禍淫,包括:天討有罪、天降威、天降命、禍福隨善惡;人為善,天降之百祥,人為惡,天降之百殃。
● 試論《周易》憂患意識的意義。
《周易》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或積不善,並非一朝一夕的偶發行為,而是從平時逐漸累積而成,因此,要及早明辨善惡是非。《周易》從人事的吉凶悔吝而生改過積善的道德意識,這種強烈的道德意識,又稱為「憂患意識」,易言之,君子所憂慮的,不是財富、榮譽、地位、俸祿的獲得,亦非吉凶禍福的遭遇,而是道德的修養與改過遷善。所以說憂患意識就是道德意識。
● 試論《荀子》天行有常的意義。
荀子強調:天有常道,不因堯之善而存,不因桀之惡而亡。荀子的天是自然天,面對自然天,勤政愛民則吉,反之,則凶;勤於養生,不違四時,天不能使他生病;以德修身,不違禮法,天不能給予降禍;反之,違背禮法而妄行,天不能給予賜福。從古自今,天道
(自然法則) 依舊,四時相同,而治亂與禍福大異,是禍是福都是自己招致而來,不可歸咎於天,這是天、人的分際,能夠明白天和人的分際,就不會迷信天的權威,而忘了自我的努力。
● 試論《說苑》「憂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的報應思想。
《說苑、敬慎》記載:孔子到周王朝,參觀太廟,右階有一座金鑄的人像,人像的口緊閉,三緘其口,背面的銘文說:「這是古代謹慎說話的人,警惕戒之,無多言,多說話多壞事,多言惹事,多惹事多災禍。安逸享樂的人要戒慎,不要做出後悔的行為。」
〈敬慎〉強調:不要以為小惡無傷,造成禍患開始增生;不要以為小惡無害,大禍即將到來;不要以為小惡無損,大禍開始蔓延;不要以為小惡無人知曉,天地鬼神、人心良知無所隱瞞。認為小過錯無所謂,就開啟災禍的大門。沒有謹言慎行,戒慎警惕,的確是災禍的根苗。所以說:憂患生於輕忽的小過錯,災禍起於細微的小惡。
● 試論《潛夫論》的報應思想,有哪四點現代意義?
王符東漢思想家,著有《潛夫論》,《潛夫論》的善惡報應思想,有四點現代意義:
1一般人相信命理相術,王符認為後天的修德行善,可以改變先天的吉凶壽夭。
2一般人淫祀鬼神,相信「有拜有保庇」,妄求福利。王符認為鬼神唯德是依,
淫祀無福,修德行善勝於勤事鬼神。忠厚積德,德義無違,致福之本。
3一般人相信風水地理、陽宅、陰宅有吉凶。王符認為宅無吉凶,無關人之禍福。
4王符強調福從善來,禍由惡至,禍福相因,修德得福,縱恣得禍。福能轉禍,
禍能轉福,關鍵在人能否戒慎修省、改過遷善。
● 何謂自律道德和他律道德?
依儒家和老莊道家的觀點而言,佛教是他律道德,儒家才是自律道德,所謂「他律」,依康德的道德哲學而言,是先設定某個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定要做某事,例如「你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信佛,為善去惡。」以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故是有條件的
(或稱有待) 。易言之,基於興趣、性好、或利害關係,有目的者,稱為「他律」。反之,稱之「自律」,康德強調只有意志自律才是道德的基礎。孟子所謂「由仁義行,非行仁義」,才是自律道德。
● 試論〈三報論〉的報應思想。
東晉的慧遠,依據《阿毗曇心論》「若業現法報,次受於生報,後報亦復然,餘則說不定。」的思想,提出〈三報論〉,所謂三報,就是三世因果業報。
所謂因果,意指原因和結果,佛家以因果說明一切關係。諸法的產生,「因」是能生,「果」是所生,有因必有果。就時間先後來說,因在先,果在後,稱為「因果異時」;就空間來說,因果相依,存在著廣義的因果關係,稱為「因果同時」。佛家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解說因果報應之義,謂之三世因果業報。
1、現報(現世報)今生今世所造作的諸業,在今生就得到報應,例如強盜殺人,
違法犯罪,不久就遭受法律制裁。
2、.生報兮生所造作的諸業,要等到來生才得到報應,或今生所受的果報,其因
是前世所造的業。
3、後報今生或宿世所造作的諸業,因為諸緣未具,要經歷二生、三生,乃至百
生、千生之後,才會諸緣齊備,果報成熟,得到報應。
不論現報、生報或後報,只要造作業因種子,一定會生出果報。以〈三報論〉的觀點,善人遭禍,受的是他前世所作惡業的果報;惡人享福,享的是他前世所作善業的果報。
● 試論戴逵〈釋疑論〉的報應思想。
東晉的戴逵從自己一生自少至老潔身自愛,不作傷天害理的虧心事,可是,一輩子過著艱難困苦的日子,使他不相信因果報應。深信吉凶禍福,自有命定,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只是勸人為善去惡的教化而已。戴逵強調吉凶禍福、修短窮達,各有定命,堯有堯的命,丹朱有丹朱的命,顏回有顏回的命,盜跖有盜跖的命。然而,聖人為了要預防人性天生的情欲之弊,防治奸惡,因此,提倡善惡報應,鬼神賞善罰惡,不過,這只是神道設教的勸善而已。真正的君子,為人處世,只要心存善念,又何必一定要循教責實,期待報應呢?君子只是以善德行己處心,不必祈求冥驗的善報。
● 何謂道德史觀?
中華民族是重視歷史的民族,歷史的價值是通古今之變,鑑往知來。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更是一種以實例教育人的哲學。我們應該可以從歷史人物的成敗和帝國的興亡,看出歷史的道德意義。換言之,沒有瞭解歷史的人,可能認為歷史興衰與道德善惡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深究歷史的人,知悉道德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因此,孔子作《春秋》,寓褒貶,就是以道德善惡為標準,評論歷史人物與事件,這是一種「道德史觀」,誠如 孫中山 先生說:「有道德始有國家,有道德始成世界。」我們論述善惡報應,要強調道德善惡的重要性。易言之,善惡報應的哲學基礎,乃是道德史觀。
● 儒、釋、道、耶之勸善教化是否可以會通?
在這個開放、自由、多元的寶島社會,以勸善教化的目的而言,儒、釋、道、耶的善惡報應思想,可以相輔相成,並行而不悖。肯定地說四教聖人,所同者心,因為心是善惡之本。換言之,儒、釋、道、耶四教雖不同源,但可以殊途同歸,四教的善惡報應心同理同,可以會通。四教會通的平臺是基於「心為善惡之本」,皆強調「德為福之基,惡為禍之源」。儒之五教
(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與佛之五戒、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耶教之勿殺、勿淫、勿盜、勿妄證、勿貪他人之財物等誡律並行不悖,都是勸善教化的妙道。仁愛、慈悲與博愛,都是真實無妄的善心,儒、釋、道、耶,雖四教而共轍,均臻於圓滿勸善的境界,故可會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